当前位置:首页 > 笔记本电脑 > 主流笔记本 > 技巧
十年前爆火的VR背包,为啥迅速消亡?
  • 2025/7/30 10:16:51
  • 类型:原创
  • 来源:电脑报
  • 报纸编辑:电脑报
  • 作者:
【电脑报在线】2016年是科技厂商疯狂追捧VR的一年,彼时三大VR头显产品Oculus Rift、HTC Vive以及PlayStation VR先后上市,给VR市场一波炒热。

2016年是科技厂商疯狂追捧VR的一年,彼时三大VR头显产品Oculus Rift、HTC Vive以及PlayStation VR先后上市,给VR市场一波炒热。于是乎,一年之内50多款VR眼镜先后上市,似乎科技厂商们一致认为:硬件才是限制VR发展的主要瓶颈(当然后来证明,事实并非如此)。而VR头戴设备想要“走出去”,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摆脱“线”的缠绕束缚——VR背包电脑就应运而生了。

当时的VR背包电脑就像一个XXL号的大黑鼠标,不过命名可比如今的游戏本有趣多了:比如惠普Omen X VR、微星VR One、索泰VR GO、机械革命Vest PC Ⅱ。


是不是四款造型看起来雷同,因为这玩意的设计真的不算复杂,无外乎把战术背包和台式PC结合起来。本身是为了密室逃脱、真人情景VR游戏这类偏娱乐的VR场景设计的,但因为有了“虚拟现实”的加持,它的使用场景甚至可以非常专业。比如微星和HTC Vive联合研发的这套VR One,就登上过CCTV7军事频道专题报道。


那我们就按微星VR One这款VR背包电脑简单了解一下当年这类卷到飞起的主机到底是什么配置:


微星VR One

处理器:Intel i7 6820HK

显卡:NVIDIA GeForce GTX 1070(8GB)

内存:16GB DDR4内存

存储:256GB M.2 PCIe SSD

供电:2×91Whr锂电池、支持DC 12V热插拔供电

接口:4×USB 3.0、HDMI、miniDP、雷电3、3.5mm音频接口

重量:3.63kg(含2块电池)

如果按照性能来看,微星VR One这款VR背包主机和微星GT73VR游戏本基本类似,但是这类背包主机显卡功耗是有限制的,以微星VR One和微星GT73VR 6GRE为例,两款机型的独显性能差距为7%左右,并且微星VR One上使用的GTX 1070并非满血版,CUDA核心数量从170个减少到了128个,相当于是为了VR游戏单独定制的一款VR移动版1070显卡,当然这个硬件配置用来制程1080P的VR游戏已经相当够用了,毕竟VR游戏的像素渲染普遍压力较小。

但即便如此,这款VR背包的发热量依然会让背行者有相当大的压力,在满载运行时,背部贴合人体部位在未背行状态下已经达到最高温度43℃左右,贴合背部后这个温度只高不低。

那就相当于背上安装了正在运行的高性能游戏本,而且还不止一台的重量(装了游戏本的背包,目前重量普遍为3kg)!这类VR背包的缺点就也就很好总结了——又重又热,再加上闷热的VR头显设备,进行半小时左右的游戏就可以让使用者大汗淋漓了。而且这玩意续航也不算靠谱,两块电池加起来也只能维持1.5小时左右续航。有小伙伴可能好奇了,既然这么重,那为什么一定要设计两块大容量电池?其实这是为了实现电池热插拔,工作时VR背包电脑的电池一主用一备用,二者互为备份,这样才可以实现电池热插拔,在备用电池足够多的情况下,就可以实现无限续航……


对于需要灵活使用的VR游戏来说,这样的背包估计很难多次弯腰捡东西,甚至有些大型VR主题乐园的方案供应商,还会在这款背包基础上增加更多电池模块,来保持更长时间的游玩时长。那么在一些躲避攻击的游戏,比如《Holopoint》中,使用者就像《死亡搁浅》的弩哥一样,稍微偏一下身子就有可能侧倾,花点力气才能适应和稳住身形,成年男性尚且吃力,对一些力气更小的女性或者小朋友,这样的游玩设备就非常不友好了。


而让这类VR背包真正走向消亡的,除了没有3A级游戏持续供应,更致命的是VR头显技术的迭代更新。从纯理论带宽来计算,通常一款主流VR头显的分辨率上限就是2.5K@60Hz,基本7Gbps的带宽传输才够用,在802.11ad无线技术的峰值传输速度才能达到7Gbps。如果是2.5K玩游戏,这套无线传输方案确实很难达到及格线,但实际如果稍微降低画质,无线传输就能解决问题。

而且大家可能搞忘了一件事:无线串流的视频流,其实是可以通过高效率编码节省带宽的。在HBR3编码后,2.5K中华之视频流带宽需求就只剩一半,也就是32.4 Gbps左右。而像是Quest、Pico这类VR头显设备,通过Virtual Desktop这类串流软件在电脑端编码压缩,在VR头显端用自带的高通骁龙芯片解码,可以进一步将带宽需求压缩到路由器800Mbps~1200Mbps的承载上限。虽然无线VR头显最大的问题就是卡顿和延迟,但更好的编码解码技术一旦出现,也就基本意味着VR背包的时代彻底终结了。

如今在海鲜市场,VR背包要么被玩家当收藏品标价上万,要么就像很多VR游戏店清仓那样,只把它千元出头的当成二手残次品对待。陪VR走过一年左右“半衰期”的VR背包,甚至差点成为PC的第三形态,但现状真的让人唏嘘。


编辑:子扬

本文出自2025-07-21出版的《电脑报》2025年第28期 A.新闻周刊
(网站编辑:阿卡)